廣西:“四維·三鏈·雙向”民族藝術教育教學模式構建
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秀廂小學是一所“城中村”小學,位于廣西南寧市城鄉接合部。建校至今已有近70年歷史。目前,全校有1200多名學生,由壯族、漢族、苗族、瑤族、布依族、仫佬族等19個民族構成。學生主要來自城市邊緣和農村地區,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“城中村”兒童占在校學生總數的93.6%。
為促進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,從2012年起,學校探索了凸顯“石榴籽精神”的“四維·三鏈·雙向”民族藝術教育教學模式,通過開展課題研究,構建四維貫通的民族藝術教育課程體系,創新三鏈聯動的民族藝術教育教學方式,建立雙向傳遞的民族藝術教育幫扶機制,大大提升了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廣度、深度和實效。
四維貫通,構建民族藝術教育課程體系
一是“主題+主線”,實現美育與德育貫通。邊疆民族地區鑄牢青少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對維護邊疆穩定、民族團結具有重要的意義。針對學校多民族學生構成的實際情況,我們重塑藝術教育的課程目標,充分挖掘藝術課程承載的德育功能,堅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這一主題,圍繞民族藝術教育這一主線,建設了民族音樂類、民族美術類、民族舞蹈類、民族戲劇類、民族藝體類等課程板塊。通過課程學習,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各民族藝術之美,還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各民族文化,共同構筑起了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,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構成了中華民族。
二是“必修+選修”,實現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貫通。學校在開齊、上好藝術教育國家必修課程的基礎上,通過對民族藝術文化進行梳理,開發形成了具有廣西地域特色的民族藝術教育校本選修課程,共計五大課程板塊、25門選修課程,形成了“國家課程+校本課程”相結合的民族藝術教育課程群。同時,學校將每周四定為民族藝術教育課程學習日,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相關課程,“必修+選修”的民族藝術教育課程體系,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。
三是“普及+提高”,實現藝術教育量的擴大與質的發展相貫通。為改變藝術教育重少數輕全體、重比賽輕普及的實際困境,學校累計開發“劉三姐歌謠”“壯族織錦技藝”“壯鄉民間繪畫”等25門以廣西11個少數民族為主的藝術教育課程,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普及性藝術教育,開設了民族藝術教育校本課程微課堂,學校的每一位學生至少掌握3種以上的民族藝術技藝。同時,針對具有藝術特長和興趣的學生,學校開發了“壯族三聲部民歌”“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舞蹈”等藝術提高班課程,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對民族藝術教育的需求,一批民族藝術的好苗子開始嶄露頭角。
四是“傳承+交融”,實現傳承民族藝術與培育民族情感貫通。學校將“壯族打扁擔”“侗族大歌”“壯族織錦技藝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課程,促進非遺活態傳承。在促進民族藝術傳承的過程中,學校構建了各民族學生相互嵌入式的共賞共學共樂的學習環境,各民族學生混合編班,混合編入藝術社團、興趣小組、藝術工作坊等,各民族學生玩在一起、學在一起、成長在一起,在促進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中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。
三鏈聯動,創新民族藝術教育教學方式
一是校內與校外教學鏈聯動,豐富課堂類型,創新民族藝術教育教學方式。學校建設了教學課堂、實踐課堂、活動課堂相結合的民族藝術教育教學課堂,教學課堂側重講中學、講中悟,實踐課堂側重做中學、做中悟,活動課堂側重樂中學、樂中悟。同時,學校創新“非遺活態傳承”教學方法,將“非遺”引入課堂,如非物質文化遺產“壯族打扁擔”的代表性傳承人進入舞蹈課堂,進行“打扁擔套路、扁擔舞技巧”示范教學;非物質文化遺產“壯族織錦技藝”的代表性傳承人進入美術課堂,給學生講解壯錦圖案花紋、色彩搭配等,傳授織錦技藝。此外,學校設立放學后的“五點半課堂”,開設“民藝”自主課程超市,進一步豐富“城中村”小學民族藝術教育教學新方式。
二是線上與線下教學鏈聯動,實施混合式教學,將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結合,將統一學習時間與碎片化時間結合,拓展“城中村”小學民族藝術教育的教學時空。如學校借助自治區教育廳“雙師”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、短視頻“微課”平臺、“云服務”平臺等共享優質民族藝術教育資源,豐富了學校民族藝術教育教學課程;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建立“空中微課堂”,向學生推送民族藝術教育知識、民族藝術教育微課,實現學生隨時、隨地、自主、自由學習。特別是2020年的春季學期,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,學校新穎的民族藝術教育教學模式收效顯著。
在線下教學中,學校積極整合各方資源,與政府、高校、企業等多方共建共享民族藝術教育傳習基地,包括“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舞蹈傳習基地”“南寧市民族文化進校園示范基地”“壯錦織藝坊藝術教育實踐基地”等。這些基地的建立為學生搭建了了解和學習民族藝術文化的新高地。例如,廣西藝術學院在學校建立的“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舞蹈傳習基地”,積極開展廣西少數民族舞蹈項目“猴鼓舞”“銅鼓舞”學習,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廣西特有的民族文化,帶動家人、社區居民一起傳承弘揚優秀民族文化,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藝術展演、教學和傳承的重要平臺。
三是民族藝術與民族體育教學鏈聯動,擴大學生參與藝術活動面。學校積極開展民族藝術與民族體育有機結合的群體性藝術體育活動,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。目前群體性藝術體育活動已成為學校民族藝術教育的亮點,每天的“體藝大課堂”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拋繡球、對山歌、織壯錦、跳竹竿等活動;每周的“自主課程超市”開設侗族大歌、織錦技藝、繡球舞等靈活多樣的民族藝術教學活動,供學生選擇學習。
學校不斷創新民族藝術教育的內容,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民族藝術教育。如,每年農歷“三月三”,通過開展“壯鄉歌圩”“山歌對唱”等活動,用山歌歌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每年學校舉辦多民族學生共同參與、多民族藝術融合的“民族舞蹈展演和民族體育運動會”,豐富學生精神生活,以民族團結精神引領提高學生人文素養,提高民族情懷和審美能力,進而自覺地接受和發揚民族優秀藝術文化。
學校積極拓展民族藝術展演和交流活動,成立“小劉三姐”合唱團、“唄儂”舞蹈隊、“壯娃”擂鼓隊等,積極參加民族藝術展演,增進民族藝術交流。如,學!皢h儂”舞蹈隊表演的原創壯族舞蹈《繡球圓緣》榮登2020年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“中華民族一家親,同心共筑中國夢”慶!傲粌和潯蔽乃囃頃共;原創京族舞蹈《星河謠》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少兒文藝晚會展演;“壯娃”擂鼓隊表演的“猴鼓舞”受邀參加“中國—東盟舞蹈教育論壇”展演,為促進中國—東盟舞蹈傳承與創新,推動中國—東盟舞蹈藝術教育的合作與發展作出貢獻。
雙向傳遞,建立民族藝術教育幫扶機制
一方面,高校和藝術組織“組隊幫扶”秀廂小學發展提升。比如,南寧師范大學幫助學校培訓藝術教育教師,指導教師開展藝術教育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;廣西藝術學院在學校建立“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舞蹈傳習基地”,幫助學校提升藝術教育課程師資隊伍建設;廣西舞蹈家協會的藝術家走進學校,開展專題藝術教學、藝術師資培訓等。通過“大手拉小手”的組隊幫扶模式,解決了學校藝術教育師資短缺的問題,藝術教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,學校的民族藝術教育課程不僅開齊開足,而且還成為了優質課程。
另一方面,學校接受幫扶發展提升后不忘初心,開展“小手握小手”的“傳遞式幫扶”,幫助民族地區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。針對民族地區農村薄弱小學美術師資短缺的問題,學校以農村小學美術學科為切入點開展藝術教育幫扶,通過“互聯網+藝術教育”將本校優質藝術教育資源輸送到農村薄弱學校。學校共計錄制了134節優質美術課,同步傳送到廣西百色、欽州等7市、33縣區鄉鎮中心小學,所轄3127所農村小學、教學點均使用了該教學資源,累計受益學生約18萬人。通過專題講座、跟崗學習、送教下鄉等方式,培訓農村小學藝術教師共計1309人次。
通過持續實踐“四維·三鏈·雙向”,凸顯“石榴籽”精神,創新民族藝術教育教學模式,學校的辦學質量和發展水平不斷提高,全校師生的民族情感、民族團結進步精神以及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觀念也有了質的飛躍。從2016年起,原先名不見經傳的秀廂小學一躍成為南寧市基礎教育的窗口學校、示范學校,不僅如此,學校成果的輻射和推廣,還在區內外形成了基礎教育民族藝術教育改革的“秀廂效應”。
。ㄗ髡邔幱兰t,系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秀廂小學校長)(《中國民族教育》雜志2021年第11期)
中音在線:在線音樂學習門戶